top of page

陳豫鐘

 

陳豫鐘(1762—1806),字浚儀, 號秋堂,浙江錢塘(杭州)人。乾隆時廩生,西泠後四家之一。精鑒別,收藏書畫、古硯甚富,畫蘭竹亦工。癖好金石文字,擅長摹制商周青銅器銘文,又精於墨拓,嘗收集拓本數百種。書法得李陽冰法,遒勁挺拔,蒼雅圓勁,逗人喜愛。著有《求是齋集》、《古今畫人傳》、《求是齋印譜》、《明畫姓氏均編》等。

 

陳豫鐘篆刻啟蒙於祖父,受黃易指點,宗法丁敬,旁參秦漢。所作以樸實自然為尚,法度嚴謹,清麗工致,富有書卷氣,為西泠諸子中工穩典雅印風的佼佼者。他的審美旨趣是"盎然書味"、"淵然靜趣",這追求決定了他的印風定向。陳豫鐘的印作章法自然,用刀收斂、含蓄,因而線條勻稱潤妍,不失遒勁,既有丁敬的古拙、奚岡的質樸,又有黃易的精雋,表現出多樣的創作才能和較大的包容性。

  

他的邊款更勝人籌,單刀刻就隋唐意味小楷,精整秀美,尤其是些長款,全篇神完氣足。邊款技法較丁敬更上一台階,而趨向成熟完美。陳豫鐘刻邊款運用印石不轉,以刀轉鋒刻成,近似書寫的技法。與丁敬之法迥異,刀筆結合,點劃精到,金石氣息濃厚。章法綿密,結字疏逸,使他的邊款從技法到整體形式美感都有了新的突破。

bottom of page